近日,一个炎热的下午,急诊抢救室,电话铃声如同战斗的号角:“120即将送入一名车祸患者,女性,24岁,疑似骨盆骨折,血压低!” 接到通知的瞬间,急诊科医护团队的心弦立刻绷紧——骨盆骨折大出血,是急诊医生最不愿面对的“无声杀手”之一,死亡率极高,抢救必须争分夺秒!

患者被送达时,面色惨白,意识模糊,血压已低至休克水平。急诊科王宝华主任迅速判断:“骨盆骨折明确,失血性休克!启动创伤复苏流程!” 抢救室内瞬间高效运转: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、加压快速补液、紧急备血、气管插管保证通气、监护生命体征...与此同时,王宝华果断启动多学科创伤团队应急响应机制,骨科值班的刘敏主任接到呼叫,三分钟内携带急救器械赶到抢救室。在快速评估患者和初步影像资料后,急诊与骨科医生迅速达成共识:患者骨盆不稳定骨折伴活动性大出血,必须在抗休克的同时,尽快实施紧急外固定或介入止血,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!时间就是生命!抢救室内,急诊团队全力维持着患者脆弱的生命体征;刘敏在床旁快速、精准地完成了骨盆外固定支架的安置,以稳定骨折、减少出血;麻醉科、ICU、介入科也同步接到通知,做好紧急手术和介入准备。在多个科室医护人员紧密无间的配合下,患者的血压终于艰难回升。没有片刻停歇,患者被安全、迅速地转运至手术室,由骨科和介入科接力,进行后续的确定性止血和修复手术。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棒,在多个科室手中完美传递。
这次成功的抢救,不仅仅是对一位骨盆骨折大出血患者的生命挽救,更是我院多学科协作(MDT)救治急危重症能力的生动展现。在黄金救治时间内,急诊科展现了快速反应、精准评估、有效复苏的核心能力;骨科体现了当机立断、技术娴熟、勇于担当的专业精神;而整个过程中,所有参与科室打破界限、无缝衔接、目标一致的团队协作,则是成功的关键基石。这充分诠释了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”的深刻内涵,彰显了“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的职业精神,为复杂危重创伤患者筑起了坚实的生命防线。他们的行动,是“以患者为中心”服务理念的最高体现。
每一次成功的联合抢救,都凝聚着无数医护人员的心血与汗水,也激励着我们不断精进技术、优化流程、深化协作。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,急诊人、骨科人以及所有并肩作战的伙伴们,将继续携手,用仁心仁术托起生命的希望!